海南省三沙市昨天在西沙永兴岛揭牌成立。从作出设立地级三沙市的决定到付诸实现不过1个多月,这被认为是“罕见的高效”。不过这也迅速招致菲律宾和越南抗议。
在 24日的《菲律宾星报》网站上,“中国正式设立三沙市”就处于头条位置。菲律宾ABC-CBN电视台报道称,菲总统府已就中国设立三沙市向中国提出外交抗 议。菲总统府副发言人瓦尔特24日说,“按照我的理解,中国设立该市以及围绕设市的一连串举动都囊括在菲律宾已提交的外交抗议范畴内。”据报道,菲律宾外 交部已将对中国设立三沙市的抗议文本,交到中国驻菲大使手中。
“一 座非法建立的城市”,越南《青年报》22日对中国三沙市的称呼听起来更刺耳。“越南之声”声称,“中国三沙市选举在东亚遭批”。文章中,批评中国三沙市建 立的所谓“东亚”就是几名越南地方官员。越南外交部发言人梁青毅24日称,中国设立三沙市以及采取的一些行动违反了国际法,是无效的,要求中国立即停止和 取消这些错误行动。
从6月21日国务院作出设立地级三沙市的决定,到7月24日三沙市正式挂牌,不过1个多月的时间。日本TBS电视台评论说,中国有条不紊地推进对南海的管理,这表明中国的态度是:在主张南海主权上不会退让,且已做好最坏打算。
环球时报:三沙市不是做给菲越看的花架子
三沙市成立大会昨天在西沙永兴岛举行,菲律宾同日召见中国大使“强烈抗议”,越南也表示抗议。但这两个国家的抗议昨天几乎被中国舆论忽略了,中国人昨天的心态大体是“他骂他的,我高兴我的”。
这是中国人在南海问题上正常心态的一次归位。中国作为大国,以往跟菲越“置小气”似乎多了点。菲越说一句花哨话,跟域外国家搞个小动作,我们就气得不得了。成立三沙市,把菲越的很多宣示及涉南海“法律”都“推平”了,中国像是在重获战略主动。
大国就应该这样,不跟菲越练嘴,行动才是我们的语言。中国对南海的立场意味着什么,菲越应如何在南海同中国打交道,除了我们亲口告诉他们,还需他们通过我们的一个个行动体会出来。他们更信任自己的判断,我们怎么说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菲越的反应并不值得我们做一丝不苟的实时跟踪,大体知道就行了。三沙市需要谋自己的综合发展,它应成为一个“真正的地级市”,而不是专门做给菲越看的花架子。
三沙市是中国独一无二的行政设置,它的陆地面积只有13平方公里,“市中心”永兴岛人口不足1000,但它管辖的海域面积却多达20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的“内陆文明”一直延伸到大海边上,地大了才有衙门,这样的“海包地”无论古代郡县还是现代区市,在中国都是头一遭。
成立三沙市是对中国人“领土”观念的一次重要修正,我们也衷心希望,三沙市能在其独特的广袤辖区里有所作为,不辜负中国人近年来的这一观念转变。
其实三沙市的创意并非因南海冲突中国人才有的心血来潮,早在1959年,三沙工委、办事处就成立了。今天的三沙市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是中国人历史上很多意识和行为不断积累的瓜熟蒂落。
中国过去极力主张南海各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限制了中国自己的行动。菲越不领情,破坏了南海各方良性合作的基础,促成了南海今天诸声索国各行其是的局面。
既已如此,中国就应顺水推舟,放手在南海做我们该做的事。过去总是中国抗议菲越,这不正常。与之相比,今天菲越抗议中国倒是更正常些。重要的是,他们的抗议不能把中国怎么样。
中国就应在我们能够控制的范围内不断落实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而少试图在我们鞭长莫及的方面要求菲越有更好的“态度”。让我们的行动主导南海局势的方向和节奏,把如何反应的球踢给菲越,这样他们就会拿捏、抉择,他们将不得不三思而行。
中国决非要制造南海局势紧张,中国在南海主动,这一地区反而会少些混乱和变数。中国没兴趣与菲越斗狠,做事自然有度。菲越的反应也未必敢出格,这比菲越不知天高地厚领着南海局势乱跑,安全系数要大得多。
在东亚以及世界上的其他摩擦和冲突中,中国也应把要求对方做什么,逐渐改变为自己主动做什么。这样我们就不会太累,避免经常被“伤害感情”,我们的心态就会放松许多。
全球各地都舉行煙花匯演和街頭派對慶祝新年,其中澳洲雪梨港大橋上空煙花璀璨,約一百五十萬群眾到場爭睹盛況,熱鬧非凡。基於時差關係,太平洋小國基里巴斯是全球第一個迎接二○一一年來臨的地方。
在雪梨,煙花盛放前十二小時,已有民眾開在雪梨港聚集,眾人帶毛毯和露營工具紮營守候。
在亞洲的越南,今年是首都河內首次以倒數方式慶祝新年,市內的歌劇院會上演音樂會,又請來外國唱片騎師一同迎接新年。
在南韓,約十萬人在首爾普信閣參加敲鐘儀式,一起等待迎新年的三十三響鐘聲。在鐘聲中,大家拋開去年的失落,迎向新一年的新希望。
在歐洲的巴黎,數以萬計民眾擁往香榭麗舍大道和艾菲爾鐵塔一帶觀賞燈光和煙花匯演。
在西班牙,有一項有趣的新年習俗,就是全西班牙的人會扶老攜幼去到馬德里太陽門廣場一座建築物上的鐘樓,等待跨年鐘聲響起,每響一下,倒數的人便會吃一粒葡萄,共十二粒,祈求來年好運。
若有人问最有可能扰乱澳大利亚与美国关系的是哪个国家,大多数人可能会说是中国。但笔者不这么认为。答案应该是印度尼西亚。
澳大利亚与印尼和睦相处,那是因为两国之间长期保持着一种不对等的均衡状态。澳大利亚虽小但富有,而印尼虽大但贫穷。印尼拥有一支庞大的陆军,而海军和空军规模较小;澳大利亚陆军规模小,但海军和空军强大。正如防务问题分析家休·怀特所言,澳大利亚军队可以打到印尼,但一到那里就毫无作为;而印尼军队具备攻占澳大利亚的能力,但他们到不了这里。因此,我们接受彼此,和睦相处。
但印尼的快速增长可能会终结这种均衡的状态,尽管近期还不太可能。印尼的增长率不比中国,因为其政治变革似乎失去动力。它搞不定制约增长的腐败和法治问题。
但其他国家可能会扰乱这种不紧不慢的节奏。中国的崛起引发地区力量对比的变化,各国都开始环顾周围寻求力量。所以,日本人才会在新德里修建地铁,美国人同意协助越南发展核能。富国感到了中国崛起的威胁,四处物色富有而志同道合的伙伴,加以扶持。当然这些国家需要具备足够的战略分量,可参与到对中国的全面制衡当中。
头一个是印度,接着是越南。下一个肯定是印尼。它再合适不过了———是个大国,历史上对中国怀有猜疑,而且处在重要战略位置。日本和韩国都各自忙于帮助印度和越南。剩下最有可能认识到扶持并成就印尼强国地位的战略意义的,就是美国了。
当中国海军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扩充实力之际,五角大楼难道不想要帮助印尼提升空军和海军?
无论印尼是否稳定和温和,这都将给我们60年来的战略处境带来最深刻的变化。我们在华盛顿的朋友与北京的战略竞争在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确信他们在扶持印尼之前会考虑我们的战略利益吗?▲(作者迈克尔·韦斯利,汪析译)